“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过详细的讨论,首先一个,我们认为你们这个项目建成后这边能够吸纳、安置一部分人……”
迎着陈耕探究的目光,刘大亮说道:“你们的这个设计中心和试车场建成后,除了你自己的那些最核心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程研发、设计、行政、管理等人员之外,肯定还需要一些绿化植物养护、道路维护、保洁、餐饮、保安等方面的后勤人员吧?考虑到你们这个项目的占地面积很大,我们初步估计大约需要至少需要三四百人。”
“这倒是没错。”陈耕点点头,他也没瞒着刘大亮,接着说道:“除了基地本身之外,考虑到这里距离城区太远,这个项目建成之后,到这里出差、办公的其他企业的人员肯定也不少,我还准备在这边建一个三星级标准的招待所。
这招待所也能向当地居民提供一部分工作岗位,此外这么多人在这儿工作、生活,生活物资全靠周围的老百姓提供,我估计除了提供直接的工作岗位之外,还可以带动周边大量的农户从事蔬菜和肉禽蛋等副食行业,提升他们的收入。”
刘大亮听的眼睛大亮:陈耕还要建一个三星级的招待所?
虽然不好说这个招待所的规模有多大,但怎么着也得有个百八十间的客房吧?另外像是会议室、餐厅之类的地方也肯定要有,这些客房、会议室、食堂可都是要有人维护的,这么粗粗的一算,即便是去掉大堂经理等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专业岗位,起码也能向地方上提供四五十个岗位。
这么算来,岂不是安置400多人不在话下?
一下子去掉了400个需要安置的人,市里的压力大减,刘大亮有些激动。
刘大亮很激动,可陈耕却很冷静:“可问题是,即便是满打满算,我们这边最多也就安置三四百、四五百人,再多的就没办法,剩下的这部分人,你们打算怎么安排?”
“长安厂那边说了,可以给提供50个工作名额,”说到这里,刘大亮有些不好意思:“名额不多,可陈先生您也知道,长安厂是国企,他们能够挤出这50个名额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那倒是。
陈耕对国企的情况太了解了,不管是现在还是十几二十年后,国企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冗员、冗官,就像是刘大亮说的,长安厂能够帮忙解决50个安置名额,确实是费了大力气了,也确实是诚意满满。
不过这么一来问题也来了,满打满算,也才解决了500个成年人的工作问题,剩下的那1500个人怎么办?他们怎么吃饭?
“剩下的那部分人,市里初步的想法是先内部消化一部分,比如让他们进城,市里想想办法,介绍他们去做一些比如饭店、保姆之类的工作,最后实在安置不了的,我们准备和东南沿海的一些兄弟省份对接一下,介绍大家去沿海省份的工厂去打工。”
在说这些的时候,刘大亮的表情十分的坦然,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
事实上,刘大亮能够想到组织这些失去了土地的工人集体去东南沿海省份的工厂去打工,在这个时代而言确实可以用“殚精极虑”四个字来形容了,别看若干年后东南沿海的那些工厂被骂作是血汗工厂,可在1994年的今天,能去东南沿海省份的工厂去打工,对于云贵川等西部经济困难地区的年轻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同龄人衣着光鲜、兜里穿着四五千乃至五六千的工资回来,不知道羡慕坏了多少当地的小年轻们。
每一年,当这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衣着光鲜的回来,不但当地的媒婆会纷纷踏门,给大家介绍对象,那些家里有适合出去打工的年轻人的人家,也会想方设法的让这些又在外打拼经验的同乡带自己家的孩子一起出去闯闯——在农村,除了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之外,其他的真的没什么好的出路的,可考大学又哪里是怎么容易的?
陈耕知道这个时代的国情,自然也就明白刘大亮在思考这件事上确实是费了一番脑子,可这不是陈耕的风格,他轻轻的摇摇头,迎着刘大亮惊讶的目光,陈耕说道:“故土难离,说到底,这个项目也是我占了这些农民的土地,让他们没地方吃饭,才不得不出去打工,说起来还是我对不起他们,最好的办法,还是能够就地安置他们。”
刘大亮一摊手:“如果能够就地安置当然好,可问题是,怎么安置?”说到这,他看了陈耕一眼,试探着道:“后者,您可以多占一片地,顺便搞个工厂?”
如果忽悠着陈耕想办法在当地在落下一个工厂,山城方面可就赚大发了,市w市z府两套班子的领导能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
“建个工厂吗?倒也不是不行,”陈耕皱着眉头:“问题是搞一个什么样的工厂才能安置的下这些可能平均文化水平还达不到小学毕业程度的人?”
刘大亮眨了眨眼睛,试探着问道:“您的意思是,您可以投资,可不知道投资什么?”
“这个……我对你们巴蜀地区这边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所以……”
陈耕点点头,变相承认了这一点。
对于陈耕来说,投资建厂不是问题,问题是建设的工厂生产什么呢?自己从事的都是一些很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当然,流水线上的工作也不需要什么太高的学历,但问题是这些需要安置的农民兄弟,多数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的人,而工厂需要什么样的人?
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至于原因?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学东西快,手眼灵活,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好,哪怕学历不高呢,可稍微教一下也就能掌握简单的操作,同样的工作,你让一个在土地里刨食了半辈子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试试?
可对于刘大亮来说,他这个问题是问题吗?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心中几乎狂喜:你陈耕愿意投资建厂?只要你愿意投资,其他的好说。
强忍着心中的激动,刘大亮试探着道:“如果您不知道投资什么项目,我倒是有个推荐。”
“哦?”
“我们巴蜀地区的农用化肥和尿素的供应一直比较紧张,”刘大亮说道:“其实不止是巴蜀地区,咱们国家在尿素方面的供应一直都很紧张,多数都靠进口,如果您能够在我们这边建一个大型的化肥工厂,不但可以满足巴蜀地区的需求,还可以顺着长江满足长江两岸的农用化肥的需求。
如果有这么一个化肥工厂,再算上配套的搬运、车队以及运输船队,别说1500人,再翻一倍也没问题。”
建一个生产尿素的化肥工厂?
陈耕虽然对国内的农用化肥市场的情况不了解,但作为老毛子那边数得着的中间商和渠道商,陈耕太清楚这些年来华夏从老毛子那边进口了多少尿素了,那真是一列火车一列火车的往国内运输农用尿素,听说尿素这个东西,在国内还没办法大规模生产,至于到底是卡在了什么地方,陈耕也不是很清楚,他没关心过,不过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就是:不管老毛子那边生产的尿素多么便宜,可一路运送到巴蜀地区,运输成本怎么着也低不到哪里去,如果能够在国内建一个以尿素为主要产品的工厂以满足西南地区的需求,似乎的确可以考虑。
陈耕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拒绝:“这样吧,回去我让人分析一下,看看可以可以做。”
刘大亮心里头却是大喜:陈耕虽然没有直接同意,可意思却很明确了,只要这个项目赚钱,他就做。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哪怕他陈耕再有钱,可也不能做赔本的买卖,自然需从各个方面对这个项目进行评估,以确保这个项目能够赚到钱。
“没问题,我回头就和相关的部门打招呼,全力配合你们的调研分析工作,”刘大亮说到这,话题一转,再次问道:“这个……陈先生,我们能不能多准备几个项目以供你们评估?”
嘿!
陈耕似笑非笑的望着刘大亮:“刘s长,你们山城方面可是打的好算盘吧。”
刘大亮也不掩饰,正色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既然我吃了山城老百姓的饭,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这里的父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面子什么的不重要。”
刘大亮的话,倒是让陈耕高看了他一眼。
虽然不能排除这家伙是故意当着自己的面这么说的,但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话,而且尿素这个项目也算是切实的考虑到了巴蜀地区的实际需求,陈耕觉得,起码这个刘大亮还是一个合格的政府官员的,符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最基本的准则,是个不错的加分项。
迎着陈耕探究的目光,刘大亮说道:“你们的这个设计中心和试车场建成后,除了你自己的那些最核心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程研发、设计、行政、管理等人员之外,肯定还需要一些绿化植物养护、道路维护、保洁、餐饮、保安等方面的后勤人员吧?考虑到你们这个项目的占地面积很大,我们初步估计大约需要至少需要三四百人。”
“这倒是没错。”陈耕点点头,他也没瞒着刘大亮,接着说道:“除了基地本身之外,考虑到这里距离城区太远,这个项目建成之后,到这里出差、办公的其他企业的人员肯定也不少,我还准备在这边建一个三星级标准的招待所。
这招待所也能向当地居民提供一部分工作岗位,此外这么多人在这儿工作、生活,生活物资全靠周围的老百姓提供,我估计除了提供直接的工作岗位之外,还可以带动周边大量的农户从事蔬菜和肉禽蛋等副食行业,提升他们的收入。”
刘大亮听的眼睛大亮:陈耕还要建一个三星级的招待所?
虽然不好说这个招待所的规模有多大,但怎么着也得有个百八十间的客房吧?另外像是会议室、餐厅之类的地方也肯定要有,这些客房、会议室、食堂可都是要有人维护的,这么粗粗的一算,即便是去掉大堂经理等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专业岗位,起码也能向地方上提供四五十个岗位。
这么算来,岂不是安置400多人不在话下?
一下子去掉了400个需要安置的人,市里的压力大减,刘大亮有些激动。
刘大亮很激动,可陈耕却很冷静:“可问题是,即便是满打满算,我们这边最多也就安置三四百、四五百人,再多的就没办法,剩下的这部分人,你们打算怎么安排?”
“长安厂那边说了,可以给提供50个工作名额,”说到这里,刘大亮有些不好意思:“名额不多,可陈先生您也知道,长安厂是国企,他们能够挤出这50个名额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那倒是。
陈耕对国企的情况太了解了,不管是现在还是十几二十年后,国企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冗员、冗官,就像是刘大亮说的,长安厂能够帮忙解决50个安置名额,确实是费了大力气了,也确实是诚意满满。
不过这么一来问题也来了,满打满算,也才解决了500个成年人的工作问题,剩下的那1500个人怎么办?他们怎么吃饭?
“剩下的那部分人,市里初步的想法是先内部消化一部分,比如让他们进城,市里想想办法,介绍他们去做一些比如饭店、保姆之类的工作,最后实在安置不了的,我们准备和东南沿海的一些兄弟省份对接一下,介绍大家去沿海省份的工厂去打工。”
在说这些的时候,刘大亮的表情十分的坦然,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
事实上,刘大亮能够想到组织这些失去了土地的工人集体去东南沿海省份的工厂去打工,在这个时代而言确实可以用“殚精极虑”四个字来形容了,别看若干年后东南沿海的那些工厂被骂作是血汗工厂,可在1994年的今天,能去东南沿海省份的工厂去打工,对于云贵川等西部经济困难地区的年轻人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同龄人衣着光鲜、兜里穿着四五千乃至五六千的工资回来,不知道羡慕坏了多少当地的小年轻们。
每一年,当这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衣着光鲜的回来,不但当地的媒婆会纷纷踏门,给大家介绍对象,那些家里有适合出去打工的年轻人的人家,也会想方设法的让这些又在外打拼经验的同乡带自己家的孩子一起出去闯闯——在农村,除了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之外,其他的真的没什么好的出路的,可考大学又哪里是怎么容易的?
陈耕知道这个时代的国情,自然也就明白刘大亮在思考这件事上确实是费了一番脑子,可这不是陈耕的风格,他轻轻的摇摇头,迎着刘大亮惊讶的目光,陈耕说道:“故土难离,说到底,这个项目也是我占了这些农民的土地,让他们没地方吃饭,才不得不出去打工,说起来还是我对不起他们,最好的办法,还是能够就地安置他们。”
刘大亮一摊手:“如果能够就地安置当然好,可问题是,怎么安置?”说到这,他看了陈耕一眼,试探着道:“后者,您可以多占一片地,顺便搞个工厂?”
如果忽悠着陈耕想办法在当地在落下一个工厂,山城方面可就赚大发了,市w市z府两套班子的领导能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
“建个工厂吗?倒也不是不行,”陈耕皱着眉头:“问题是搞一个什么样的工厂才能安置的下这些可能平均文化水平还达不到小学毕业程度的人?”
刘大亮眨了眨眼睛,试探着问道:“您的意思是,您可以投资,可不知道投资什么?”
“这个……我对你们巴蜀地区这边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所以……”
陈耕点点头,变相承认了这一点。
对于陈耕来说,投资建厂不是问题,问题是建设的工厂生产什么呢?自己从事的都是一些很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当然,流水线上的工作也不需要什么太高的学历,但问题是这些需要安置的农民兄弟,多数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的人,而工厂需要什么样的人?
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至于原因?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学东西快,手眼灵活,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好,哪怕学历不高呢,可稍微教一下也就能掌握简单的操作,同样的工作,你让一个在土地里刨食了半辈子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试试?
可对于刘大亮来说,他这个问题是问题吗?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心中几乎狂喜:你陈耕愿意投资建厂?只要你愿意投资,其他的好说。
强忍着心中的激动,刘大亮试探着道:“如果您不知道投资什么项目,我倒是有个推荐。”
“哦?”
“我们巴蜀地区的农用化肥和尿素的供应一直比较紧张,”刘大亮说道:“其实不止是巴蜀地区,咱们国家在尿素方面的供应一直都很紧张,多数都靠进口,如果您能够在我们这边建一个大型的化肥工厂,不但可以满足巴蜀地区的需求,还可以顺着长江满足长江两岸的农用化肥的需求。
如果有这么一个化肥工厂,再算上配套的搬运、车队以及运输船队,别说1500人,再翻一倍也没问题。”
建一个生产尿素的化肥工厂?
陈耕虽然对国内的农用化肥市场的情况不了解,但作为老毛子那边数得着的中间商和渠道商,陈耕太清楚这些年来华夏从老毛子那边进口了多少尿素了,那真是一列火车一列火车的往国内运输农用尿素,听说尿素这个东西,在国内还没办法大规模生产,至于到底是卡在了什么地方,陈耕也不是很清楚,他没关心过,不过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就是:不管老毛子那边生产的尿素多么便宜,可一路运送到巴蜀地区,运输成本怎么着也低不到哪里去,如果能够在国内建一个以尿素为主要产品的工厂以满足西南地区的需求,似乎的确可以考虑。
陈耕没有直接答应,也没有拒绝:“这样吧,回去我让人分析一下,看看可以可以做。”
刘大亮心里头却是大喜:陈耕虽然没有直接同意,可意思却很明确了,只要这个项目赚钱,他就做。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哪怕他陈耕再有钱,可也不能做赔本的买卖,自然需从各个方面对这个项目进行评估,以确保这个项目能够赚到钱。
“没问题,我回头就和相关的部门打招呼,全力配合你们的调研分析工作,”刘大亮说到这,话题一转,再次问道:“这个……陈先生,我们能不能多准备几个项目以供你们评估?”
嘿!
陈耕似笑非笑的望着刘大亮:“刘s长,你们山城方面可是打的好算盘吧。”
刘大亮也不掩饰,正色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既然我吃了山城老百姓的饭,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这里的父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面子什么的不重要。”
刘大亮的话,倒是让陈耕高看了他一眼。
虽然不能排除这家伙是故意当着自己的面这么说的,但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话,而且尿素这个项目也算是切实的考虑到了巴蜀地区的实际需求,陈耕觉得,起码这个刘大亮还是一个合格的政府官员的,符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个最基本的准则,是个不错的加分项。